首页
武林门派
武林资讯
武术知识
拳法秘籍
武林人物
门派拳种嵩山少林寺
少林寺,又名僧人寺,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,有 “禅宗祖庭,天下第一名刹”之誉。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,佛教禅宗祖庭之一、少林武术发源地。因位于河南登封市少室山麓五乳峰下的茂密丛林之中而得名。 少林功夫是汉族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,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,又因以禅入武,习武修禅,有 “ 武术禅”之称。 少林功夫有绝技七十二技,铁臂功、排打功、铁扫帚功、足射功、腿踢功、铜砂掌(竹叶手)等。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崆峒派
崆峒(KONGTONG)派是传统中国武术流派之一,崆峒武术早于少林、峨嵋、武当创始于崆峒山,是道教文化的组成部分。 第一代掌派人唐朝甘肃人飞虹子吸收了当时瓜州战争中的一种艺术,这种战争中杀人的技艺又结合了瓜州的舞蹈的艺术性。才有了现在的既实用又美观的花架拳,形成崆峒派重要的高深武功「花架门」。 崆峒派武术取众家所长,在其手法,套路、技击功夫上成为一体,讲究实打、实拿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崂山派慈善门
盛开在武术丛林的绚丽奇葩——崂山派慈善门传承特点 崂山派慈善门创设于道家第二丛林-——崂山。崂山,坐落在黄海之滨,水清石秀林深,山势巍峨俊挺,伴随晨曦晚霞,时有紫气升腾,是道家清修重要道场。 崂山派慈善门,从全真龙门派承传而来,是崂山派的著名门派。全真派,由王重阳祖师所创,主张儒、佛、道三教合一,以“三教圆融、识心见性、独全其真”为宗旨,凡学其道者,均称全真道士。重阳祖师仙逝后,七位大各创门派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崂山派啻善门
啻善门,是全真龙门派衍生的重要支脉,列崂山派十八门之首,已历帝、君、老、使、无五代。始终坚持以“三教圆融、识心见性、独全其真”为宗旨,融合道医、内丹、武学于一体,包括道法、医道、堪舆、武术四大体系。啻善门武术囊括拳、腿、剑、点穴、擒拿、破骨等技艺,以柔为主,柔发刚至,刚柔并济,圆转走化,达到肩松、肘垂、裆提、胸空、腰空、手空、脚空,脚起落平稳,落地生根,上下一体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少林洪门武功
少林洪门武功是相传起于隋末唐初,少林武僧根据唐高祖李渊御封的十三大将为朝廷“十三太保”和唐太宗李世民御封少林寺十三武僧为“少林十三太保”的武功特色,而不断揣摩总结创编的武功,即“少林十三太保功”;后于太平天国年间传与出家少林寺的洪世成(洪秀全之侄子,因洪秀全兵败而出家),洪世成学艺12年后还俗回乡,成为传少林十三太保功夫于民间的第一代宗师,他又不断创新终成一派独特的功夫,遂改称为“少林洪门武功”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小手拳
温水小手拳,中华传统武术优秀拳种之一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“小手”意为小巧灵活,抨边抓拿,虚虚实实,出其不意。其动作朴实简洁,发力刚柔,多剁(震)脚动作,主要盛行于川黔渝及周边比邻地区。 温水小手拳,又称王(汪)家教、偷袭拳(源于峨眉罗门小手拳,相传逾四百多年历史)。上世纪初,四川璧山人氏王照清教武传袭于温水,历经几代人演练、创新,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武术门派拳种“自门武学——温水小手拳”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定兴戳脚翻子拳
据拳谱记载:此拳源于春秋战国,创始人孙武,孙武传于刘展雄,由刘展雄传于后世。 定兴戳脚翻子拳即为深州一脉,最早由张敬修的高徒 “神拳”王合所传。王合传王村刘德福。刘德福在传拳授艺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,兼收并蓄,使戳脚翻子更加灵活多变、全面实用。在风格特点上,攻防紧凑合理,结构严谨精悍,朴实无华,简单实用;技法上,指上打下,拳脚并用,巧妙灵活,内容丰富;在劲法上,讲究“冷﹑弹﹑脆﹑快﹑硬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宗岳太极拳
张三丰,字君宝,号“全一真人”,元贵定年间人。他家学渊源,道德崇高,三教经书无不精通,遍游名山大川,道基深厚,承陈抟、火龙真传,武当山隐遁三十余年顿悟,终于完备了以拳演道、由拳悟道,内丹和武术精华相结合的武当内家拳。 武当内家拳由酝酿、发展到成熟,经历了漫长的过程。之后,三丰祖师的传人“纯阳子”刘古泉在云游传道过程中,把此拳传给山西绛州人王宗岳,从此武当内家拳由道教武当山流入民间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季门龙形八卦掌
季门龙形八卦掌,其特点为:下盘艺、柔(游)身步、内家拳。以腰为轴、腿为根。练功时架势运行低矮、腰胯扭转灵活、步法进退迅速、身体运作自如,腰、胯、膝三合。即有柔又有韧,游而不怠、柔而不软,韧而不刚、韧而不犟 ,使其拳法柔韧如龙行。柔韧内含、伸缩自由,缠绵不断。讲究“形如行云流水、势似江河奔腾”。以意领气,以气激力,行如游龙,发抖弹力,意气合一。以阴、柔、韧、暗、念为特点,非为刚猛之力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孔门拳
孔门拳传统拳术。起源清乾隆初期于湖北,后传到河南、广东,套路主要有云燕、龙狮、龙虎斗、八折和战山拳等。孔门拳讲究头顶项直,松肩直臂,龟背溜臀,趾落膝跪。其发劲受内家拳影响较大,要求柔而不软,柔中带刚,动作挺拔而有气势。手法有拔手冲拳、捞拳、滚掌、边拳、鹰爪等。步型有弓步、马步、虚步、跪步等。腿法有旋风腿、扫蹚腿、连环腿与缠腰腿等。此外,还有一些跌扑滚翻动作,如鲤鱼打挺、乌龙绞柱、抡背等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太极梅花螳螂剑
太极梅花螳螂剑是本拳派的独门剑法,有十二剑字基本剑法,螳螂八仙剑、螳螂达摩剑两套剑路。该剑实战性强、行剑风格独特,以撩、点、封、合、隔、刺、摔、窝、缠、崩、磨、气为十二剑字纲要。它将螳螂拳的技法精髓融入剑术之中,强化了其实实在在的技击实用性。它有众家剑术剑如飞凤走轻灵的一面,更有诸如用双手握剑施招、用螳螂拳的主要步法配合行剑等等方面表现出的凝重浑厚的一面。尤其螳螂小虫的奋击之势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天津塘沽海下弹腿
海下弹腿是弹腿门派的一个流系。弹腿门源于五代后周昆仑大师,战乱所逼,在山东临清龙潭寺(今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龙潭寺),削发为僧的昆仑大师,真实姓名已无从查考,他身怀武功,擅长医道,在龙潭寺立门授徒,研练出一门偏重腿功的武技,并借用发源地龙潭寺的潭字命名潭腿门。创编出十路腿法为谭腿门的基础功拳法,另有拳术和器械套路,古训道;“昆仑大师正宗传,留下谭腿十路拳,一路顺步单鞭式,二路十字起蹦弹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门派拳种大名府内家拳
大名府内家拳由韩建明所创,无论剑法、拳法、其一招一式都是最合理地对人进行胜生理、心理的调节,有舒筋活络、补血调气、滋养五脏、陶冶身心之妙益。即使在技击中,也不能违背养生的原则,所用方法为 “以四两拨千斤、借力打力”。所以说凡是内家拳必须具有养生之功效。 大名府内家拳法在实践中极具重视精、气、神的,讲求练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,它以三调(调心、调身、调息)贯彻始终,处以不违背医学卫生原理
武林门派
2024-12-31
0
首页
上一页
1
...
5
6
7
8
下一页
尾页
随便看看
门派拳种叶式太极拳
0
门派拳种古轮拳法
0
门派拳种双节棍
0
门派拳种北京陈式太极拳
0
门派拳种功力拳
0
推荐排行
阅读排行
门派拳种功力拳
0
门派拳种内家拳
0
门派拳种八门拳
0
门派拳种八法拳
0
门派拳种八极拳
0